2010年4月10日 星期六

組員許淑芬~~石滬簡介~~










文化景觀類文化資產。「石滬」即捕魚的陷阱,利用「漲潮時誘魚入滬、退潮時魚受阻於滬內」的原理捕魚,主要分布於珊瑚礁岩密布的島嶼沿海,為澎湖傳統的漁撈活動之一。潮差愈大,集魚效果愈佳;風力愈強,魚愈容易進入滬內。故而,石滬雖屬全年性的漁撈活動,卻以冬季為主要的漁獲季節。對於冬季無法出海的日子來說,石滬成為澎湖漁民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。



建滬的石材,大多為取自當地的「黑石」(玄武岩)及「白石」(灘岩)。填滬的工程通常於夏季進行,以農曆4、5月最佳。依據潮汐變化,漲潮時取石備材,退潮時再填滬。石滬以石頭堆砌而成,不施以黏著材,每一石塊均需立放相互緊靠契合,方能築出堅固耐用的滬堤。若工法不對,海浪襲來極易損毀。


澎湖石滬依造形可分為弧形石堤及有滬房的石滬兩大類,二者均需在退潮時阻斷海水流向,方能發揮集魚之效。石滬通常建於沉水的礁石旁,大部分的石滬都有一端與礁石相連,未與礁石相連者則須修築一道矮堤,以便漁民走至滬堤。弧形石堤又稱「畚箕滬」或「籠仔圈」,大多建於離岸較近的海蝕台上,滿潮水深大多不超過3公尺,乾潮時亦僅0.5公尺或更低。有滬房的石滬多建在離岸較遠、海水較深的海域,造形較為複雜。依滬房的數目可分為單滬房、雙滬房、重疊滬房3種類型,單滬房數量最多,雙滬房較為少見,二者之構造類似。重疊滬房僅見於白沙鄉瓦硐村及七美鄉,即所謂的「雙心石滬」。


石滬的構成包括滬房(含滬門、門檻、魚井)及伸腳(含滬堤及弧形捲尾)兩部分。滬房即弧形石堤中段拱出的圓弧形集魚部,滬口設於淺水區與深水區之間,寬度約1公尺。滬門底部以石塊填成一道外淺內深的沉水門檻,以便捕魚時用魚網封住滬門,防止魚兒逃跑。滬房左右兩側與滬堤接續處,多會另築一個凹陷的坑洞(稱為「魚井」),以供豐收時暫時儲放漁獲之用。

石滬漁業是一種小團體的合作事業,必須集眾人之力方能完成。每一位股東均負建造及維修之責,完工後的捕魚權,亦依合夥人在建滬時出錢、出力的比例來分配。




石滬是一種利用潮間帶陷阱的捕魚方法,為一種古老的世界性的魚撈活動。漁民們利用當地的石材在礁棚上堆砌成海中石牆,漲潮時迴游在海岸邊的魚群,因退潮時被困住在此人工陷阱內,一旦潮水退去,石滬內積水處即可輕易捕獲魚群。據文獻記載,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石滬的出現,歐美、日本、台灣、菲律賓、泰國、波里尼西亞、美拉尼西亞等太平洋諸島亦有石滬的分佈。澎湖石滬在文獻紀錄上也有近三百年的歷史,其造型優美,從天空鳥瞰像極「如意」、「祥雲」的圖案。

澎湖的石滬分佈密度極高、數量也是世界之最。因為地理環境的植物資源貧乏,就地取材造船結網並不容易,但善用潮間帶特質與玄武岩、咾咕石等石材的易得性,當地漁民長年累積的海洋智慧,使這些獨特工法的石滬技術,成為珍貴的漁業文化地景。




澎湖石滬的類型,可分為下列三種:弧形石堤、單滬房滬及雙滬房滬。

1. 弧形石堤指沒有滬房、外形為弧形狀的石滬,又稱為「畚箕滬」、「圓籠仔圈」。

2. 單滬房滬指有一個滬房的石滬,通常建於水位較深的地區,亦稱為「深滬」。

3. 雙滬房滬指有兩個滬房的石滬,故又稱「雙聯滬」,澎湖縣七美鄉著名的「雙心石滬」即是。

其中石滬的構造可分為滬房、伸腳、滬灣、滬門、門檻、滬牙、魚井、指向……等部分。
(可查閱:http://www.daweir.npu.edu.tw/search/nstlist.php)
澎湖石滬的數量,據目前為止的調查顯示共有587口。通常一口石滬的建造都得耗時多時,在沒有機具載運的時代,幾乎全靠牛車或舢筏載運,這些人工徒手填滬的艱辛是令人難以想像的。也因為建造一口石滬所需的石材、材料龐大,眾人力量的結合也非常重要,形成一種特有的社區關係。從結合眾人一起合力建造石滬,到捕魚權的分配,都有一套全員遵守的規則,每一口石滬就是一個小型的「社區」,社區中的成員都有責任共同經營維護。

澎湖石滬的發展有其歷史與保存的價值,但是相關的建築、人文、產業、信仰等的文化資產正逐年凋零,將珍貴的石滬資料與影像加以數位化典藏,是保存重要文化資產的一件重要任務。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